关注 | 四川舰+中集来福士+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大连中远海运川崎+武昌造船+七一一所+罗克莱最新消息
时间:2025-11-18
来源:广州海事展
作者:广州海事展
点击:
11月16日,我国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完成为期3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船厂码头。四川舰舷号为51,是海军新一代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设置双舰岛式上层建筑和全纵通飞行甲板,创新应用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栖装备等。
自2024年12月下水以来,四川舰建造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顺利完成系泊试验和装设备调试,具备出海试验的技术条件。后续试验项目,将根据装备总体建造计划逐步展开。
11月14日,由中集来福士建造的70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太平洋号”(NOCC PACIFIC)在山东烟台建造完工。该船是中集来福士为挪威船东Norwegian Car Carriers(NOCC)建造的首制汽车运输船,为NOCC船队升级和全球航运绿色转型注入新动力。同时,这是我国首条符合新能源汽车运输国际新标准的汽车运输船。
11月14日,由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为中信金租建造的77000吨多用途纸浆船“GREEN GUANGZHOU”轮正式命名,标志着大连中远海运重工自2017年开始的50艘多用途纸浆船建造订单圆满落幕。作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纸浆特种运输“国家队”的核心力量,系列船的圆满收官,实现了大连地区船舶制造业在高端特种船批量建造领域的历史性跨越。
11月13日,大连中远海运川崎为丹麦NORDEN航运公司建造的6.4万载重吨散货船DE163轮--“Metis Stellar”轮命名成功。Metis Stellar”轮承袭该系列散货船在绿色环保与智能技术上的核心优势,搭载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与智能化系统,在能效指标、碳排放控制及运营经济性等方面均得到市场充分认可。
11月13日,由武昌造船建造的大型航标船“海巡176”号正式列编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该船是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系统最大最先进的航标作业船。该船总长75.2米,型宽14米,满载排水量2360吨,续航力5000海里,最大航速超过15节,可在6级海况条件下安全航行,4级海况条件下安全作业。凭借长续航能力,该船可支持远海航标部署与应急抢修。
11月13日,中船集团七一一所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型高替代率甲醇中速机在“长航货运006”轮上顺利完成试航。中国船级社为该型发动机签发了国内首张采用甲醇缸内直喷技术路线的甲醇机产品证书。该型发动机是国内首型1-2MW级甲醇替代率达90%的甲醇燃料中速机,可广泛应用于内河/沿海船舶推进系统及远洋船舶发电辅机。
11月8日,由南通远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自主研发的“海盾”BOS EC-2000 Ex型无滤器支路电解压载水管理系统在“山鹰座”油轮上顺利完成首轮海试。此次海试的成功,不仅验证了支路电解技术的成熟可靠性,更标志着“海盾”压载水产品正式形成“紫外+电解”双技术矩阵,为船舶环保装备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苏州罗克莱宣布成功承接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FPSO P84 项目的核心工艺管道及工艺模块复合管订单,标志着中国高端制造企业在深海油气装备领域的核心技术实力再次获得国际认可。罗克莱增材工艺复合管的 “长寿命、高可靠性、全生命周期低碳” 优势,与巴西国油为 P84 项目打造 “全电动绿色平台” 的理念深度契合,为项目30% 降碳目标的落地提供了关键支撑。
近日,由大唐汕头新能源投资建设的南澳勒门I海上风及其扩建项目,单日发电量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时(即1000万度),创下投产以来的历史新高。大唐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4.5万千瓦,共安装35台7兆瓦机组。扩建项目总装机容量35.4万千瓦,共安装27台风机,包括26台13兆瓦和1台16兆瓦机组。两大风电场形成总装机近60万千瓦的海上“风机森林”。
近日,中海油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18MW级半潜风电融合平台,顺利获得美国船级社原则性批准证书并通过水池试验。该平台采用半潜式船型设计,融合立柱水线增稳、主尺度调频避振及垂荡板阻尼抑制技术,使平台在50年一遇的极端海况中摇摆幅度低于10度。通过时域结构耦合分析技术,平台每兆瓦用钢量控制在320吨以下,实现170米水深的商业化开发能力。
近日,由华南交建承建的粤东海洋牧场项目粤东、粤西区域重力式网箱陆续下水安装。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广东省深远海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粤东区域--2座2万方插桩可沉降桁架网箱,1座1万方半潜式网箱,130个C90加强型重力式网箱的建造、出运及安装,投放于汕尾、湛江等海域;粤西区域--6座桁架式网箱、1座半潜式网箱的出运安装及100口C90加强型重力式网箱的建造、出运及安装。